品牌塑造的首要原则:确立品牌目标需要解决的4个核心问题

洞察力
返回新闻

Jackson Ong
新加坡策略总监

让我们直面一个残酷现实: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已今非昔比。普华永道的《2024 年信任度调查》显示:90% 的企业高管认为自家公司备受信赖,但仅有 30% 的消费者持相同看法。

然而,在全球各地的董事会里,品牌仍在追逐下一个 “闪亮目标”—— 纷纷搭上人工智能的营销噱头,用虚假价值观粉饰广告营销活动,沉溺于品牌营销与效果营销的永恒口水战。最终造就了什么?市场陷入一片同质化的营销红海,品牌差异化沦为纸上谈兵而非果断的行动落地。

我们该如何破局?

答案并非堆砌更多框架、流行术语或复杂理论,而在于回归品牌目标—— 这一根本思维模式,将真正有影响力的品牌与平庸之辈区隔开来。

在 Elmwood,我们坚信真正具备目标的品牌会拥抱关键的思维转变,这些转变往往颠覆行业传统的认知:

从品牌固化 → 到刚柔并济的品牌之道

  • 摒弃刻板的一致性吧。当今最具战略目标的品牌都在以 “连贯性” 实现灵活应变 —— 它们在不同渠道、形式和文化场景中不断变形,却始终保有鲜明的品牌灵魂。耐克从不在所有触点上机械地重复相同的视觉风格、语调或执行方式,而是有目标地进行适配调整:无论是励志的 “Just Do It” 广告口号,还是以运动员为核心的故事叙事,抑或是高度本地化的内容创作。

从编造使命 → 转向明智利己

  • 卓越品牌从不盲目追逐社会议题,而是寻找消费者价值与自身商业利益的黄金交叉点。Carousell并非为了宣扬循环经济而宣扬,而是构建买卖双方共赢的二手交易生态。它们的可持续发展叙事绝非道德作秀,而是实实在在的商业竞争优势。

从产品功能 → 到人文体验

  • 真正强大的品牌从不空喊 “更快”“更强”“更好”,而是精心打造能让人们产生情感共鸣的体验。红牛贩卖的不是能量饮料,而是人类突破极限的可能;苹果营销的不是技术参数,将创新的力量具像化。这些品牌早已超越品类竞争,成为文化符号。

那么,如何确保你的品牌在运营中具备真正的目标?

答案藏在以下四个基本问题中。这些并非是一套仅供浏览即忘的营销理论,而是在差异化决定生死的新时代,它们是创建品牌的首要原则。

问题1.品牌在人们生活中扮演何种至关重要的角色?

  • 你的品牌不仅是产品或服务,更非普通商品。它在目标受众的日常现实中扮演着什么角色?它能产生哪些更重要的影响呢?

问题2.品牌明确的对手是谁?

  • 强大的品牌不仅代表着某种主张,更重要的是,它明确反对某种事物。品牌在哲学层面的对手是谁?定义对手并非指狭隘的行业竞争,而是做出能引发文化共鸣的宣言。

问题3.品牌的 “创始传奇” 是什么?

  • 每个品牌都有起源故事,但卓越的品牌会充分挖掘并善用这一故事。精心打造的创始传奇不仅仅是故事,更是为品牌注入真实性的战略内核。

问题4.品牌要解决何种问题?

  • 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往往能调和传统认知中相互矛盾的两种价值。能够解决问题已经很了不起了,更能证明品牌为何不可或缺。

让企业中合适的成员带着目标与信念回答这些问题,你将打造的不止是一个品牌,而是真正有价值的商业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