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标会取代品牌吗?

Renee Zhang
几乎所有品类的消费者调研结果都表明,”品牌 “是影响购买决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。过去两年,中国消费者信心下滑,给各大品牌带来了显著的增长挑战。相比之下,“白标产品”(即生产无品牌商品的小型制造商)却逆势崛起并实现可观利润。
消费者在说谎吗?我们问:”为什么选择品牌?”消费者答:”因为没有其他能提供同等水平的功能、体验或理念的选择”。我们又问:”那为何选择白标产品?”消费者答:”因为无品牌产品几乎和品牌产品一样好,但价格只有品牌产品的三分之一。”在产品质量和功能差别不大的情况下,57.2%的中国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价格实惠的替代品。白标产品通过在直播平台上比拼商品数量、直播时长并打出 “全网最低价”,依托直播平台流量实现快速变现。相比之下,品牌则致力于在每一个消费者接触点构建认知与情感联结:精准洞察真实需求,以合理溢价提供差异化价值,并通过长期主义赢得信任。
消费者没有说谎。品牌依然影响着他们的购买决策,但他们认知品牌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。当实惠替代品存在时,消费者不再盲目信赖品牌标签或为产品支付溢价,而是愿意为差异化价值买单 —— 无论是前沿的驾驶技术、肉眼可见的护肤成效、独特的酥脆口感,抑或是无可替代的幸福感。这,就是当今中国消费者对品牌的定义。
以可口可乐为例。其差异化价值早已不仅源于神秘配方,更在于一句承诺:”无论世界如何变迁,你的快乐始终是我的首要考量。“可口可乐通过品牌名称、标志性红色、飘带 logo、音乐、故事和新口味,将 “快乐 “转化为可感知的体验,让消费者能看到、听到、品尝到并持续感受这份快乐。品牌差异化的价值源于品牌的战略目标,其中包含了超越单纯利润的愿景,体现重新定义品类的创新精神,以及从容穿越经济周期的韧性。
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,品牌必须持续创新以践行其核心价值主张–追求卓越、突破边界、成就非凡。白标产品虽能短暂崛起,却难逃昙花一现的命运,若想从短期胜利迈向长期成功,便是确立品牌战略目标,做好持久战的准备。在商业世界中,从不缺投机取巧的赢家,但经久不衰的传奇始终稀缺。我们相信,白标产品不会取代品牌,却可能进化为品牌。而真正的品牌呢?从来不存在平价替代品。
来源:
1. 麦肯锡《2024中国消费市场真相》
2.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《2024健康消费新趋势报告》